白癜風患者都知道要特別注意防曬,那么,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曬呢?很多人誤認為多涂點防曬霜就夠了。其實不然,這里存在很多認識和操作層面的誤區。不夸張地說,小小防曬,大有學問!接下來,一起和溫州中研白癜風專科醫生了解一下吧。
誤區一:夏季防曬,冬天不用防曬。
在專業界,紫外線指數一般用 0~15 表示,指數越大,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也越大。
首先,紫外線輻射強度隨季節變化明顯。夏季、尤其是7月,紫外線強度大,可高達 15,12 月小。因此,并非只需夏季防曬,冬季、尤其戶外時間較長者,也需要防曬。
其次,紫外線輻射強度在一天內的變化呈單峰趨勢,強的時段在上午 10 點至下午 14 點之間,這期間應盡量減少在室外工作或活動。
此外,天氣的變化對紫外線輻射強度也有的影響,陰天時是晴天的 20%。
因此,無論夏季還是冬季,無論雨天還是陰天,紫外線依然會照射到地表及我們的皮膚上,所以都應注意防護。
誤區二:室外防曬,室內無需防曬。
除了來自日光的“天然”紫外線之外,各種人工光源如工業弧焊、日光燈、各種熒光燈、攝影水銀燈制版等,也會發出紫外線,包括有些人工光源的曬黑床、曬黑箱等。因此在有某些人工光源的室內,仍需注意紫外線防護。
誤區三:防曬霜 SPF 越高越好。
專業界一般用防曬系數或防曬因子(Sun Protection Factor,SPF)來衡量防曬物質對UVB的防御能力,SPF 值越大,防護 UVB 的效果越好。
此外,還應注意防護UVA的指標,以 UVA-PF 來表示。它分為 3 個 PA注 等級,用 1~3 個“+”來表示,“+”越多,表明防護 UVA 的效果越好。
需要指出的是,PA 和 SPF 值僅分別表示其防護 UVA 和 UVB 的效果,無互相參照意義。我們也同樣不要被五花八門的廣告宣傳語迷住了雙眼,并非要一味地選擇高 SPF 及 PA 值的防曬產品。高 SPF 的防曬產品中大量使用 UV 吸收劑和散射劑,也帶來了使用上的不適感和不安全性,甚至引起皮膚過敏反應。
至此,您是不是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呢?
簡言之,得了白癜風,防曬須記牢,防曬劑的選擇需要個體化,不必盲目追求高SPF和高PA的防曬劑,故而,專業醫生給出以下具體建議。
室內防曬:宜選用 SPF 10 左右、PA+ 的防曬劑;
室外防曬:建議使用 SPF20 左右、PA++ 的防曬劑;
在烈日下活動及進行海水浴時,應使用耐水性好的防曬劑,SPF 值宜選用 30 左右、PA+++ 的制品;
若長時間停留在室外,或者有光敏性皮膚病患者,應選用 SPF 大于 30、PA+++ 的防曬劑;
根據個人情況,間隔一段時間需適量補涂防曬劑。
白癜風防曬小知識,通過溫州中研白癜風專科醫生的介紹,相信您對此已經有了的了解。兒童患者,建議使用遮陽傘、帽子、墨鏡、口罩等“硬防曬”;而成人宜“硬防曬”及防曬劑相聯合。